今年7月30日,作為國家林業(yè)碳匯試點的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碳匯交易超過100單,交易量7681.77噸,交易額26.88萬元?!鞍俟P交易”的每一筆,都是對森林固碳增匯生態(tài)價值的市場認可,也是林農守護綠水青山獲得經濟回報的直接體現。
2022年啟動試點以來,寧洱縣探索國家儲備林、森林康養(yǎng)、碳匯交易、林下經濟融合模式,搭建碳匯資源管理平臺,成功開發(fā)了首個碳普惠項目——寧洱縣天然商品林保護碳普惠項目。通過科學規(guī)范的碳匯項目開發(fā)、嚴謹精準的計量監(jiān)測以及公開透明的市場交易,碳匯真正轉化為了可量化、可交易、可增值的“綠色資本”。
“碳匯試點給我們村帶來戶均2000元收入,村民通過森林撫育增匯、林下滇黃精種植,實現多渠道增收?!睂幎?zhèn)化良村黨總支書記羅才說。
寧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
寧洱縣創(chuàng)新打造“寧碳惠”數字化服務平臺,打通林業(yè)碳匯線上交易。66戶農戶已獲得碳匯收益分成6.1萬元。寧洱縣碳匯獲得的利潤中,有60%通過分紅交給了林農,其余資金用于投入碳匯公司運營以及碳匯保險、林下經濟等附加產業(yè),讓生態(tài)資源持續(xù)“活”起來。
普洱市共有林地面積4866萬畝、森林面積4530萬畝,森林覆蓋率68.23%,森林蓄積量3.14億立方米,林地面積、森林面積、天然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均居云南省第一。當前,普洱市以林業(yè)碳匯為突破口,建立公司、縣區(qū)、農戶、科技碳匯開發(fā)聯(lián)動機制和收入分配機制,聚力林業(yè)碳匯開發(fā),把具有強大固碳能力的生態(tài)資源變成可交易的指標,促進山區(qū)群眾增收。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,通過與市綠碳公司合作開展新造林碳匯項目,簽署授權書911份1.31萬畝,持續(xù)提升森林覆蓋率與碳匯能力,推動森林資源向“綠色資本”轉化,為綠色發(fā)展注入新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