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 份 證
姓 名:反嘴鷸(yù)
別 名:反嘴鸻
習 性:常單獨或成小群在淺水的濕地,包括內陸的草原或沙漠湖泊中活動和覓食,但棲息時卻喜成群,有時群集達數(shù)萬只,特別是在遷徙季節(jié)。常活動在水邊淺水處,步履緩慢而穩(wěn)健,邊左右擺動喙啄食,也常將嘴伸入水中或稀泥里面。也善游泳。
分 布:在中國繁殖于東北、西北及華北地區(qū),越冬于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(qū)。在張掖為常見候鳥。
體長42~45厘米,體重225~397克。高大優(yōu)雅的黑白色鷸,喙黑色且上彎,極為獨特。成鳥白色為主,眼先、前額、頭頂、枕和頸上部絨黑色或黑褐色,形成一個經眼下到后枕,然后彎向后頸的黑色帽狀斑,其余頸部、背、腰、尾上覆羽和整個下體白色,尾白色,末端灰色。
反嘴鷸主要以小型甲殼類、水生昆蟲、昆蟲幼蟲、蠕蟲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。覓食主要在水邊淺水處和爛泥地上。覓食方式主要通過長而上翹的嘴,不斷地在泥表面左右來回掃動覓食。
反嘴鷸的繁殖期為5-7月。營巢于開闊平原上的湖泊岸邊,鹽堿地上或沙灘上,也在沿海沼澤邊的裸露干地上營巢。常成群繁殖,有時巢間距僅1米左右。巢多置于距水不遠的裸露地上凹坑內,無任何內墊物,或僅墊有小圓石或少許枯草。雌雄輪流孵卵,孵卵期間如遇入侵者,則全部飛至干擾者頭頂上空不斷鳴叫和飛翔,直到干擾者離開。
“鳥”語雞湯
反嘴鷸的“反嘴”看似是“反向”,卻讓它比其他鳥類更易捕捉水下生物。有時我們不必執(zhí)著于“正向”的成功模板,偶爾換個角度、換種方式,那些曾以為的“行不通”,或許會變成柳暗花明的新機遇。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