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嶺的眾多鳥類中,有這么一群特殊的群體。它們喜好集群而居,時常因為一丁點驚擾便吱喳聲四起,發(fā)出一片嘈雜的預警聲,好似清晨早市商戶小販的沿街叫賣和各種討價還價,整片山林瞬時就因為它們熱鬧起來,人們形象地稱呼它們?yōu)椤霸腽獭薄?/p>
噪鹛在秦嶺地區(qū)大多為留鳥,冬季遍布中低海拔的丘陵山地,春夏繁殖季會在同區(qū)域進行垂直遷徙。它們體型較同區(qū)域的鳴禽而言,算得上是大家伙了,但除過和人類接觸較密集的白頰噪鹛外,黑領噪鹛、黑臉噪鹛、白喉噪鹛、眼紋噪鹛、斑背噪鹛、橙翅噪鹛等一眾家族成員大多生性膽小。好在生境豐富多樣的秦嶺為這些小家伙提供了絕佳的庇護所,我們才有幸窺得它們編織的神秘生命密碼。
01白頰噪鹛
秦嶺乃至中國分布最廣的噪鹛該屬白頰噪鹛。它們特征明顯,臉頰的白色羽毛從眼紋延伸至整個臉部,如同散落在絨羽間的春日花瓣,沒有畫眉的柳葉眉那般清秀,卻多了幾分渾圓健朗的野趣。橄欖棕的羽衣泛著金屬光澤,尾羽末端點綴著栗色暗紋,當其在灌木叢中騰躍時,好似打開的折扇般翻飛出暗金色的斑駁光影。
這種噪鹛最為親近人,從村落到庭院,白頰噪鹛總能以充滿活力的"啾啾"鳴叫劃破清晨的寂靜和傍晚的悠謐。聰慧的鳥兒已經(jīng)懂得了和人類的相處之道,它們常三五成群,在剛剛修剪完的綠籬中跳躍,在新耕的田野中穿梭,銜食昆蟲之余也不忘啄食漿果,偶爾還會溜進敞開的屋門,如入無人之境,肆意翻找,展現(xiàn)出令人驚嘆的膽識。
02黑領噪鹛
相較于白頰噪鹛的膽識過人,黑領噪鹛就略顯謹小慎微。它們更多分布在較為僻靜的密林深處,偶爾被好奇心驅(qū)使來到林緣地帶,我們才得以觀察到這一物種神秘的生存法則。
它們多以家族為單位活動,五六個成員組成精密的社會網(wǎng)絡。年長的哨鳥會落在枝椏高處,不停轉(zhuǎn)動著鮮紅的眼珠警惕環(huán)顧四周,其它鳥兒即便試探著跳落地面覓食,也保持著奇特的節(jié)奏,每翻找?guī)状胃~間的甲蟲,必定抬頭環(huán)視八方,脖頸的黑環(huán)在轉(zhuǎn)動時變換著形狀,不由讓我想起了機警的“黑貓警長”。如果你想再靠近一點,哪怕止步于百米之外,那一串短促的"咯咯"預警聲便瞬間穿透山林,小群體急促四散開來,貼著遍布苔蘚的巖石遁入藤蔓深處,只剩得那棕色的背景與周圍環(huán)境渾然一體,宛若林間躍動的琥珀。
03黑臉噪鹛
黑臉噪鹛是秦嶺地區(qū)的“稀客”,家族數(shù)量沒有其他噪鹛龐大,生活習慣卻像極了它的“親戚”白頰噪鹛。
淺山丘陵的村落周邊偶爾可以看到它們?nèi)齼沙扇核奶幱问幍纳碛?,突如其來的一些響動,便會引得這些家伙高高躍上枝頭,或者在竹林灌叢一陣騷動。它們的鳴唱不同于白頰噪鹛清亮的"啾啾"聲,更像是孩童搖動竹筒里的碎石子,沙啞中透著俏皮的回音。
曾在一部影視作品中看到,村民晾曬的玉米串常被它們當作練習的琴鍵。被驅(qū)趕躍起時金黃的顆粒簌簌墜落,其他同伴連忙從一旁急速飛過,在落地前被精準銜走。更有甚者敢在貓口中奪食,幾只勇士在明處撲棱翅膀吸引野貓注意,同伴便從暗處閃電般掠走貓食盆里的魚骨。這些"黑面舞者"的生存哲學中除了噪鹛該有的聰慧,還多了許多勇猛。這樣的智勇雙全或許會顛覆對噪鹛的傳統(tǒng)認知,卻足以品略這一物種強大的適應性。
04白喉噪鹛
白喉噪鹛較其他噪鹛而言,集群數(shù)量更多一些。冬春時節(jié),三十余只成員組成的龐大家族掠過樹梢,散落在地面,白色喉羽透露著絲絲暖意,在枯葉堆積的林地上織成一副鮮活的畫卷,如同林間的游牧部族。
它們用喙尖磕動腐木枯葉,再順勢抖落,洋洋灑灑的泥土中夾雜著閃爍的晨露,在斜射入林間的光束中泛起波瀾,不禁讓人想起“梨花帶雨伊人淚,幽蘭著露郎君情”。這些精靈不會有那些多愁善感,它們只會不停的演繹最真實的絢麗生命樂章。
05眼紋噪鹛
眼紋噪鹛是秦嶺山中體型最大的噪鹛。黑色“草帽”下方的茶色眉紋從嘴角一直延伸到后頸,配上棗紅色的臉頰,不禁讓人聯(lián)想起了京劇臉譜的“紅臉”關羽。萬物神奇,這種鳥兒恰好也有著關羽般耿直卻又敏感的特性。
它們不常和別的鳥兒混群,即便是在冬季,三五只的小群體對于眼紋噪鹛而言已經(jīng)算得上是大家族了。求偶期,它們又通過特定的鳴叫聲劃清邊界。相鄰群體間會形成默契的"緩沖區(qū)",彼此絕不越界。這種涇渭分明的領地觀念,讓它們的活動范圍呈現(xiàn)出獨特的區(qū)域性結構,所以時常會看到一只“獨行俠”在灌叢中四處穿梭,受到周圍一丁點干擾,便迅速躍上枝頭,快速鎖定目標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識別敵我,又消失在茂密的灌叢中。
其實這種特立獨行的行為習慣源于其精密的生存策略——小群體更利于在茂密林下灌木叢中隱蔽活動,減少被天敵發(fā)現(xiàn)的概率。而這也恰好為我們這群觀者注入了無窮的好奇心,不斷的在遺憾和驚喜中經(jīng)歷著無數(shù)次的邂逅,明白了得失的意義。
06斑背噪鹛
斑背噪鹛是噪鹛中極擅長鳴叫的。山嵐初散時,斑背噪鹛便踩著晨光登場,在丘陵山叢中開始舉辦它們的晨間音樂會。領唱者先拋出清越的"?!?,繼而整個家族應和著"咯噠咯噠"的節(jié)奏,聲浪瞬時在林間織就出一片輕薄的樂霧,讓人恍惚,卻又情不自禁的跟隨。
這樂聲時而如清泉叩石,時而似竹笛穿云。當山風掠過樹梢時,整支樂隊會突然靜默,待風息后又默契地續(xù)上最后一個音符。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,在它們背部的月牙斑紋上跳動,每一聲鳴叫都仿佛讓那些黑曜石般的斑紋更明亮一分。
當暮色浸染山林,這場天籟音樂會也漸漸步入尾聲。斑背噪鹛們開始三三兩兩地飛回巢穴,背上的月牙斑紋在夕照中流轉(zhuǎn),仿佛急于把收集了一整天的陽光都帶回家。最后一聲"叮——"在山谷間久久回蕩,余韻化作一縷金色的風,輕輕拂過每一片聆聽過的樹葉。此刻的寂靜,是大自然為這場演出畫上的圓滿休止符。
07橙翅噪鹛
當秋日的晨曦漫過云嶺,七八只橙翅噪鹛抖動著褐紅披風,雀躍著將露珠撞碎,猶如一顆顆珍珠飄灑在空中。翅端的橘紅在光霧中閃爍,蕩起波瀾,為這幅山水畫點綴上最迷人的一筆。
這個季節(jié)的橙翅噪鹛最美,它們的羽色仿佛被秋陽反復淬煉過。當鳥群掠過掛滿種子的枝頭,瞬間就和環(huán)境融為一體,唯有失足振翅時,同伴嬉戲爭奪時,那抹橘紅才會突然迸發(fā),如同暗夜中擦亮的火柴,瞬間溫暖了秋日的山林。
護林人說這些小家伙總在斷崖邊的杉樹上集會,銜來紅果裝飾自己的舞臺。我也曾在海拔三千米的山頂與它們?yōu)榘?,看它們盡情舞蹈,用翅膀攪動稀薄的空氣,突然懂得所謂“靈物”,不過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樣。
供稿:任文博
供圖:任文博
視頻:張波
編輯:師杜娟
審核:寧智剛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轉(zhuǎn)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(wǎng)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(wǎng)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(wǎng)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(wǎng)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(wǎng)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