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椰子貓:別名椰子貓,為食肉目、靈貓科、雙斑貍屬哺乳動物,原產于非洲撒哈拉以南,從塞內加爾沿西非海岸經過剛果盆地至烏干達、肯尼亞、坦桑尼亞、莫桑比克及津巴布韋等地。野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低地、稀樹草原、山地森林。
中非熱帶雨林中最常見的小型獸類,因分泌物能制作大名鼎鼎的貓屎咖啡,常慘遭人類的瘋狂喂食,來制作人類的口欲。它的形態(tài)及分類均十分獨特,曾被歸為貍科,后獨立為雙斑貍科唯一物種,也有學者將其劃分為靈貓科。
非洲椰子貓形態(tài)特征
體長50-55cm,重約3.2kg,尾長48cm。體型中等,形態(tài)和獛相似,尾巴很長,長度等于或超過身長,毛粗糙,灰褐色到銹紅色,腹部淺黃色,體表稀疏分布著深褐色小斑,在每肩部各有一個獨特的淺色斑點,四肢沒有斑點,尾巴上有模糊的深色環(huán)紋,但是在一些個體中尾環(huán)難以分辨,爪能部分的伸縮。
非洲椰子貓生活習性
獨居,具有領域行為,夜間單獨覓食,攀爬能力很強,能用后肢抓住樹枝倒吊在空中,也能偷朝下迅速下樹。雄性的領域大于雌性,一個雄性領域和多個雌性領域相重疊,占有領域的雄性之間的斗爭非常的慘烈。在植物果實茂盛的期間,表現出季節(jié)性游蕩性的行為。
非洲椰子貓飼養(yǎng)方法
主要以植物的果實為食,約占80%,特別是榕樹,非洲軟木,甜梅和非洲的棕櫚果的果肉等,其他還包括香蕉,西番蓮果和木瓜。也捕食小型獸類,鳥類雛鳥以及鳥蛋,節(jié)肢動物,擅長襲擊鳥巢,捕食最大的獵物是樹熊猴和猴類幼崽,但占比很少。在地面上的食物包括昆蟲,地面的植物落果和嚙齒動物。它的野外壽命未知,在人工飼養(yǎng)的情況可以存活十幾年。
非洲椰子貓繁殖方式
繁殖具有一定的季節(jié)性,生產高峰出現在雨季,一般都是秋冬兩季。妊娠期為2月左右,每胎產下1-4只幼崽,通常情況下是2只,1年以后成年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b/feizhouyezimao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