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記者在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內拍到被譽為“活化石”的古生植物綠春蘇鐵的雌花種子。這些古生植物靜靜地生長在河谷,是綠春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及越南黑水河流域獨有的瀕危物種,生長在海拔330至1100米以下的熱帶濕潤雨林下,綠春蘇鐵與恐龍是同時代的物種,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。
鏡頭前的這些綠春蘇鐵長勢非常好,枝干茂盛粗壯,長著尖刺,葉片向四周生長,剛長出的嫩葉好似一個個跳動的音符,郁郁蔥蔥的掛在枝干上,球形的雌花種子在中央,被層層鎧甲般的尖刺保護得嚴嚴實實,小心翼翼地扒開外層,露出了一顆像黃色寶石般的種子。據黃連山管護局的專家介紹,這個球形鎧甲里包裹著的都是種子,一般在200到300顆左右,有的甚至多達上千顆。這樣的繁衍方式怪不得能和恐龍是同一時代的物種,同時,也彰顯了綠春蘇鐵在惡劣的生存環(huán)境中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生態(tài)魅力。
綠春蘇鐵,也叫譚清蘇鐵,是因為1995年譚清教授到綠春縣小黑江一帶考察時所發(fā)現的蘇鐵屬植物新種,綠春蘇鐵是一種古生植物,其生存繁衍年代久遠,被人們稱為“活化石”,目前,保護區(qū)內有綠春蘇鐵27萬余株。這些古老的植物不僅是大自然的瑰寶,更是科學家們研究地球歷史和生物進化的寶貴資料。
綠春蘇鐵是目前國內發(fā)現的種群數量僅次于攀枝花蘇鐵的蘇鐵屬植物類群,其種群結構保存得比較完整。因蘇鐵屬植物各類群之間在各方面具有極大的相似性,對某一類群的研究成果,大部分可以應用于其他類群,特別是綠春蘇鐵是生存于高溫多濕環(huán)境下的蘇鐵屬植物的代表,具有廣闊的科學研究和開發(fā)利用的前景。
來源:“綠春縣融媒體中心”微信公眾號
編輯:白繼鵬
審核:黃艷云
審簽:楊云鴻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