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夏中衛(wèi)余丁光伏電站職工在騰格里沙漠東南緣植起一片綠海
——沙、草、光伏的“協(xié)奏曲”
打好黃河“幾字彎”攻堅戰(zhàn),統(tǒng)籌推進森林、草原、濕地、荒漠生態(tài)保護修復和鹽堿地綜合治理,讓“塞上江南”越來越秀美。
——習近平
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中衛(wèi)市,烏瑪高速穿城而過,騰格里沙漠一望無垠。
大漠東南緣,占地1.32萬畝、總裝機容量55萬千瓦的國家電投五凌電力余丁光伏電站沐浴在陽光下。驅車駛入,只見數以萬計的光伏板縱橫密布,連成一片藍色汪洋;光伏板下,綠草茵茵,如繁星點綴。
然而5年前,這里卻是另一番光景。
“第一次來到項目場址,黃沙望不到頭,心也涼了半截,怎么這么荒涼?”國家電投五凌電力寧夏事業(yè)部工程管理部主任曾勝回憶。
這位來自湖南的80后,習慣了南方的盈盈綠意,初到余丁,就讓大漠來了個“下馬威”。夏季,日頭毒辣,上衣干了濕、濕了干,胳膊曬脫了一層皮。冬季更是難熬,朔風呼號,刮得臉生疼,人禁不住直打哆嗦。
中衛(wèi),坐擁大片地勢平坦的“沙戈荒”,光照資源充足,是建設光伏項目的理想之地。然而,在大漠里“種太陽”,并非一件易事。
夏熱短、冬寒長、溫差大、降水少、風沙強……全程參與項目建設的曾勝,向記者細數起自然條件的嚴苛?!?個月的工期內,施工人員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難?!?/p>
不過,這還不是最費心思的。
“最重要的,是要一邊施工,一邊小心翼翼地呵護沙漠生態(tài)?!彼寡?。
閑暇時,曾勝時常眺望遠方。大漠看似滿目蒼黃、一成不變,但時間久了,他逐漸明白,一粒沙中亦含生態(tài)萬千。
“沙戈荒的表面,有約10厘米厚的鹽堿結晶殼,這是幾千年大自然留下來的固沙體系?!痹鴦俑嬖V記者,如何進行水土保持,保護好本就脆弱的大漠生態(tài),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考題。
如何解題?說話間,曾勝向記者展示起70多頁厚的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書。一份份圖表、一道道驗算、一張張衛(wèi)星云圖……守護大漠生態(tài)的決心,藏在白紙黑字里。
漫步光伏板的靛藍海洋,種種設計細節(jié)映入眼簾。
光伏區(qū)內,只見一根根0.3米粗、露出地面1.5米的圓柱型樁基有序排列,仿佛向上生長的“大樹”,連成一片壯闊“森林”。
“這是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,1.5米的高樁設計,加之機械打樁工藝,避免了大規(guī)模土建開挖和場平?!痹鴦俳忉尩?。
樁基之下,別有洞天。“沙地下,縱橫交錯的電纜溝織成一張看不見的網。”曾勝介紹,“我們采用無線Zigbee、LORA等通信技術,盡量減少電纜敷設,挖溝的次數降低了?!?/p>
表土剝離回覆、防塵網苫蓋、植綠增綠……各種“招數”綜合運用,使電站建設全程土石方挖填量小、擾動地表少。經過5個月的攻堅,2020年12月,余丁光伏電站正式全容量并網發(fā)電。
“我們對水土保持的重視一以貫之,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努力,項目最終的表土保護率達100%,林草植被恢復率達99.97%?!痹鴦衮湴恋卣f。
并網,不是結束。進入運維期,一場曠日持久的生態(tài)考驗才真正打響。
“一年一場風,從春刮到冬,風吹沙子跑,抬腳不見蹤……”風沙侵蝕,是大漠中最難挨的事。
“風蝕不僅會造成光伏組件的磨損和裸露,嚴重時還可能形成熱斑,導致整個太陽電池組件報廢失效?!本S檢分部負責人丁杰說。
看著蒙灰的光伏板,丁杰眉頭緊鎖。如何才能馴服狂野的風沙?大伙兒想起一個“土方”——草方格治沙術。
在光伏板間鋪上稻草,滾車鏟過、咔嚓作響,稻草便扎根直立,宛如一排排向流沙宣戰(zhàn)的旌旗……草方格,這項20世紀50年代由中衛(wèi)人民首創(chuàng)的治沙術,在今天的新能源項目中也派上大用場。
“我們在項目建設和運維期間都進行了草方格壓制,還播撒了近萬畝草籽?!倍〗苷f,現(xiàn)在再俯瞰電站,2000多畝的草方格為沙海穿上鎖甲,苜蓿、梭梭、沙蒿等植物涌起一片綠海。
草護光伏,反之亦然。
原來,光伏陣列能有效遮蔽陽光、調節(jié)熱平衡、削弱風力。光伏板的集雨效應,加上清潔光伏板流下的水,共同為植被生長營造了有利的微環(huán)境。
“草與光伏可謂是‘雙向奔赴’,在電站,沙、草、光伏三者相互依存,實現(xiàn)了奇妙的動態(tài)平衡?!倍〗苷f。
“綠色屏障”建起來了。然而,另一個問題又接踵而至。
草長勢太旺,也是個麻煩事。植被過高,不僅影響陰面光伏板吸收地面漫反射的陽光,到了冬季,還可能存在火災隱患。
起初,電站主要靠人力割草,費時費力。偶然間,有職工注意到一個細節(jié):場站圍欄常有松動的痕跡,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是周邊牧民養(yǎng)的羊想進光伏區(qū)吃草。大家伙一合計,電站需要割草,而羊需要草料,把羊“請”進來,豈不兩全其美?
2022年,電站開始免費邀請牧民在光伏區(qū)建圈舍、養(yǎng)羔羊。湛藍的天空下,潔白的羊群在板間悠閑吃草……視頻上傳網絡后迅速爆火,引來眾多網友留言點贊。
生態(tài)向好,動物也多了起來。幾個月前,值班站長趙多元和戴文,又在電站里發(fā)現(xiàn)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羊的蹤跡。
“以前最多就見到一兩只,現(xiàn)在幾乎每次來電站巡檢,都能看到成群的黃羊,還有一窩一窩的野兔、野雞,在綠草間歡快地蹦跶,喜人得很!”戴文說。
今年是余丁光伏電站并網后的第五年。這幾年,場站的巨大變化,兩位值班站長深有體會。
“以前場站主要靠人工巡檢,一天下來,少說得走一兩萬步。多虧有了各種智慧化運維手段,現(xiàn)在我們的日均步數也就兩三千步,也無需24小時駐站值守了。”趙多元說。
無人機自動巡檢、外來入侵人員監(jiān)控、火情自動報警、遠程集控操作……一項項“黑科技”,讓電站運維更高效?!澳壳埃覀儐挝坏恼淄哂霉ひ训椭?.06人,在行業(yè)內都是靠前的水平?!贝魑慕榻B。
截至目前,余丁光伏電站已累計輸送綠電43.14億千瓦時,相當于節(jié)約標煤17.25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430萬噸。而這,正是整個中衛(wèi)治沙新探索的一個縮影。2024年,中衛(wèi)“草方格 光伏”治沙模式在《聯(lián)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》締約方大會上向全球推介,貢獻了防治荒漠化的“中國方案”,也蹚出一條經濟效益、生態(tài)效益、社會效益共贏的發(fā)展之路。
沙逼人退,人卻以光為盾,與沙共生。“在大漠,條件雖苦,但想到自己能送出一度電,添上一抹綠,自豪感就油然而生!”戴文笑著說。
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
記者:吳雪聰
編輯:王爽宇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