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Xekkl3sKTDQO_lzrpEXhQ
原創(chuàng) 高黎貢自然筆記
你敢相信嘛,這是“豬草”開的花?!
騰沖土生土長的朋友,總跟我們講,這是TA們小時候打豬草時的最愛。
恐怕就是因為這個緣故,“鴨跖[zhí]草”是個連鄉(xiāng)下人都會講的名字——可真要讓你寫出這個代表“腳掌”的“跖”字來,十有八九會寫成“腳趾”的“趾”??!
鴨跖草的葉子有點像竹葉(所以好多地方也管它叫“竹葉菜”),不過怎么看也不似鴨腳掌。好在“跖”字還能當動詞用,是“踩踏”的意思——此草多生水畔,正是鴨子頻繁出沒之地,如此講來,似乎還有些道理。
5月份爬青城后山,也遇到了成都人說的一種“竹葉菜”:
當時就覺得這在哪兒見過啊……隊友提醒,這不就是騰沖人大愛的豬草——鴨跖草嘛?!
不光葉形像,連莖的伸展,甚至花下那獨一無二的黃綠色、鳥喙狀苞片,也極相似。
唯獨不同,是這花的花瓣素白,花絲密如細毛。而鴨跖草開的花,則是前面一出場,那讓人難以忘懷的翠藍。
就在出山的路口,碰到一位老婆婆賣它的嫩葉葉——說是“竹葉菜”,蒜蓉爆炒,好吃得很!
果不其然,鎮(zhèn)上一家頗受食客追捧的“啞巴飯店”,當季野菜,首推的就是清炒竹葉菜,一盤20元。
兩人當下對視一笑,含義非常明確,剛才咋就沒在山上薅幾把呢?!也不怕,等回了騰沖,隨便哪個山箐都能搞著些嘎……
掐嫩葉尖尖炒出來的這盤竹葉菜,聞著清香,入口細滑,微苦之后似有返甜,確實當得野菜中的上品。
一手揮筷子,一手掏手機,一查,原來這倆還真就是一家人。同在鴨跖草科的大家族,只是一個正室(鴨跖草屬),一個偏房(紫露草屬);一個土生土長,一個原產南美,飄洋過海而來。
鴨跖草的這位南美表親,學名“白花紫露草”。當初請她來,并非是為了給餐桌加道菜,本意園林栽培來著,結果不小心逸生了出去,滿山都是,還被打野黨些納入了野菜譜。
請在手機微信登錄投票
吃過“竹葉菜”的同學,請舉個手—— 單選
你吧唧了半天的這兩款,我都吃過!
算是吃過吧,就是我吃的“竹葉菜”不是你吃的“竹葉菜”……
遺憾了!我的野菜譜獨獨缺了它!(立馬補上)
說回開頭正兒八經的鴨跖草,除了豬草、野菜這些“實用主義”(土里土氣)的稱呼,其實人家還有“藍胭脂草”、“翠娥花”、“翠蝴蝶”這樣的美名——要么是說它翠藍,要么就是形容其清麗。
揚葩簌簌傍疏籬,薄翅舒青勢欲飛。
幾誤佳人將扇撲,始知錯認枉心機。
《詠碧蟬花》(宋·楊巽齋)
薄如蟬翼的藍色花瓣舒展欲飛,竟惹得美人揮扇撲之……
鴨跖草花小,被黃綠色、鳥喙狀的佛焰苞半包著——沒錯,不是天南星科才有這佛焰苞的造型!
兩枚靛藍色的花瓣高懸張揚,下方還“藏”著一枚半透明的小花瓣,萎縮而早落,甚不起眼。
(圖源|“果殼自然”)
鴨跖草的花開得特別;每天清晨,它的兩枚藍色花瓣頂著朝露舒展開來,近午卻又收縮回去,只留下一個蚌殼般的佛焰苞片。第二天,再舒展、收縮;到第三天,又再舒展、收縮——整個花期,如此往復。
日本人稱鴨跖草為“露草”,便得意于此。露草在浮世繪中經常出現,也正是渲染了一種悵惘之感。
(圖左,清晨;圖右,近午)
露草花瓣含有鴨跖藍素,是天然的植物染料。其色即名“露草色”,青碧如黛,日本的“友禪染”中經常用到。
(露草花瓣和“友禪染”。網絡圖)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