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滇西的晨霧,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銅壁關鄉(xiāng)的山嵐正從谷底緩緩漫上來。墨綠的樹冠在云霧中若隱若現,像被仙氣托著的塊塊翡翠,濕漉漉的空氣里飄著草木與泥土的清香。這里的綠從不是單調色塊,而是浸在云霧里的活物,帶著呼吸、透著靈秀。這個藏在滇西邊境的小小山鄉(xiāng),用漫山綠意與流動云霧,寫就了一首自然的散文詩。
光影下的榕樹王。晏金成 攝
青山為綠,藏著生靈詩篇
銅壁關的綠,是鋪天蓋地的。從海拔千米的河谷到近兩千米的山腰,不同的綠在垂直山坡上錯落鋪展:山腳榕樹群張著傘蓋般的巨葉,綠得醇厚如墨;往上,茶林新葉帶著嫩黃,像給山披了層輕紗;再高處,松杉針葉凝著晨露,綠得凜冽如冰。走在林間,腳下是苔蘚織就的綠毯,頭頂是藤蔓垂落的綠簾,連空氣里都浮動著細碎綠光,那是陽光穿過葉隙漏下的千萬光點。
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的三趾翠鳥。王倩嵐 攝
護林員老楊守了這片山林三十年,他指著一棵需三人合抱、樹皮上還留著早年刀痕的禿杉說道:“以前有人砍樹開荒,后來鄉(xiāng)里搞生態(tài)保護,樹又長起來了。你看這新冒的枝條,都是近年長的,有樹在,山里日子就踏實了。”
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里,藏著多種珍稀動植物:孔雀雉在林間穿梭,豚尾猴族群在巖石上曬太陽,清晨草葉上還能看見巨松鼠尾羽掃過的痕跡。這些靈動的生命,讓青山有了呼吸,讓綠意有了溫度。
碧水為脈,流淌歲月清歡
山有多綠,水就有多清。發(fā)源于高黎貢山的溪流,像銀帶一般纏繞著山谷,穿過亂石灘時,撞出碎玉般的水花;緩緩流經村寨旁時,又變得溫順。村民在溪邊洗衣洗菜,孩童赤著腳在淺灘追逐捉魚,笑聲順著水流淌得很遠。
傍晚站在古榕樹掩映的吊橋上看水,才懂得“靈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氳”的詩意。夕陽把云朵染成橘紅,倒映在平靜的水潭,潭邊竹林垂下枝葉,與水中云影交纏,分不清天、水與岸。偶爾有竹筏從上游漂過,撐筏人的斗笠在光影里一晃,驚起幾只白鷺,翅膀沾的水珠落進潭中,蕩開漣漪,把云影攪成流動彩綢。
“我們的水,能直接舀著喝?!毕呏駱抢锏睦畲蠼阈χf,屋檐下接的竹管引著山泉水,“以前年輕人嫌山里閉塞,出去打工;現在回來的人多了,守著這山這水搞農家樂,日子過得不比城里差。”
人在畫中,守護一方青綠
銅壁關的綠,不只是自然饋贈,更是代代人守護的成果。山民懂得“靠山吃山,更要養(yǎng)山”的道理,采菌子不挖幼苗,伐薪只砍枯木,插秧不用過量化肥,蓋房也避開古樹根系。
最動人的是清晨的茶園,背著竹簍的茶農穿行在晨霧里,指尖輕掠茶芽,露水沾濕褲腳,采下的新茶攤在竹匾中,帶著霧的潮氣,在陽光下慢慢舒展,那股清冽香氣,是銅壁關獨有的味道。
暮色漸濃,山霧又起。遠處竹樓升起炊煙,與云霧相融;溪水潺潺聲里,夾雜幾聲犬吠。銅壁關的夜,是被綠意包裹的寧靜,沒有城市喧囂,只有青山低語、流水輕吟,提醒著人們:有些美好無須雕琢,守好這一片青綠,便足以讓歲月溫柔流淌。
只此青山綠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銅壁關的好,就在這“只此青綠”里,沒有刻意雕琢,沒有炫目景致,只任山鋪展綠、霧纏繞綠,人在綠里慢度時光。這既是自然的呼吸,也是歲月的溫柔,更是人與自然共生的范本。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